据国内首份系统研究视觉健康的白皮书《国民视觉健康》调查显示:国内5岁以上人群中,近视比率为35.16%至39.21%,每3个人就有1个人是近视,近视的总患患者数在4.37亿人至4.87亿人之间。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近视已经成为风险将来人口健康素质的“国病”,高居不下的发病率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青少年视力降低缘由及学校照明环境的很大关注。
近日,为全方位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精神,全方位知道全国学校教室照明环境和学生视力状况,切实加大学生视力保护工作,2016年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进步中心和厦门立达信照明公司联合成立了“学校照明环境研究中心”,致力改变学校光环境,为保护学生视力做贡献。
国内学校教室照明近况
长期以来,国内学校教室照明环境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早期因为国内没合适教室用的专用照明灯具,绝大多数学校都是使用简式荧光灯具,有些甚至使用无罩的裸灯。国内绝大多数学校光环境差,主要表目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黑板和课桌的照度及照度均匀度常见低于国家规定的规范,学成长期处于低照度、均匀度差的光环境下学习,极易引起视觉疲劳。
第二,大多数教室的黑板直接安装裸露的荧光灯管,学生在观看黑板的同时,受灯管的直射眩光影响,很难集中注意力,从而减少学习效率,且容易视觉疲劳,长期易致使近视。
第三,荧光灯具一般都配置电感镇流器,存在紧急的频闪效应,学生视觉系统为适应频率的变化,会过度频繁调节,必然引起视疲劳。
第四,大多数教室内一般均使用高色温(6500K)荧光灯管,因为光色过于偏白,且蓝光成分偏多,容易致使学生亢奋,易疲劳,甚至引起失眠。
现在,大多数学校已经逐步意识到学校照明对学生视力影响的重要程度,并着手开始进行灯光改造工程,升级了原有些照明方法,将教室、走廊、操场、宿舍、饭店的照明改为LED照明。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商品,是将来进步的趋势,但现在针对学校LED照明商品用的国家标准暂时空缺,学校在采购和用中没依据和规范标准。
国家照明标准与国际仍有差距
近些年,学生近视的防治愈加为学生、父母及社会所关注。针对于学校照明环境差的近况,2007年,教育部门拟定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策略》,策略提出“加强投入力度,切实改变中小学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照明等教学条件,主动协调卫生行政部门按期对学校教学卫生情况进行监督与监测,保障教学设施和条件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及有关卫生指标,为学生打造好的视觉环境”的需要。
2010年,由国家卫生部门和国家标准部门修订发布的中国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指标》(GB7793-2010),于2011 年5月开始推行。与过去的旧标准相比,新标准修订了教室课桌面、黑板的照明标准,增加了对光源、教室统一眩光值、照明功率密度与维护系数的规定。
虽然国内现所实行的规范是在旧标准基础之上进行修改的新标准,但还是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规范水平(学校建筑国内外照度标准值对比图)。因此,在现在全球半导体照明特别是LED照明已是大势所趋的大背景下,研发出更护眼、更健康环保的LED教室照明商品无疑对缓解中小学生近视高发的严峻近况有着要紧的社会意义,有益于进一步提升国家标准水平,真的普及学校健康教室照明环境,降低对青少年视力的害处。
落实拓展学校健康照明环境研究
2016年,教育部门教育装备研究与进步中心和厦门立达信照明公司联合成立的“学校照明环境研究中心”致力于学校健康照明环境研究,有义务有责任负担起该任务,向学校科普健康教室照明的常识,为学校提供专业的照明测试与设计服务,为师生打造好的视觉环境,为国家有关部门拟定学校照明标准提供数据支撑及参考建议。
现在,中心确立《学校健康教室照明标准化及商品达成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将在全国范围拓展学校教室灯光照明环境调查,采取实地考察、座谈会议、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数据测量等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学校照明环境状况。在很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以“保护视力、节能环保、品质出色”为产品开发方向,运用新一代LED光电技术,研发出合适教室和黑板用的专用照明灯具,商品将满足护眼指标,优于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教室灯和黑板灯的各项参数。
同时,中心将依据课题需要,在全国进行科普宣传、培训与研讨,普及学校教室照明环境的常识及其重要程度。为让学校对健康光环境教室有更直观的体验,将以前期被调查的学校中挑选学校进行照明改造,并对改造前后学校教室各项照明指标进行比对,确保优于国家标准。最后输出《学校健康教室照明标准化及商品达成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
当下,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和呼声愈加强烈,解决“上好学”要紧的渠道之一就是达成教育装备标准化。“学校照明环境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实践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的一个节奏,可以让学生在健康光环境下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拥有好视力!